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回首頁
淡江大學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MENU
:::
最新消息
訊息公告
本院影片及簡報
得獎榮譽
本院介紹
學院介紹
院長介紹
歷任院長
院辦公室
系所及中心介紹
教育科技學系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師資培育中心
策略遠見研究中心
學術成果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專案計畫
法規與表單
教師
學生
首頁
學術成果
專書
:::
專書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專案計畫
年度
書名
2009
Hwang, Kwang-kuo; Han, Kuei-hsiang, Face and morality in Confucian society,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陳國華(等編著), 環境變遷與未來趨勢, , 臺北縣淡水鎮: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
2007
Bell, Wendell(原著); 陳國華(譯); 廖德智(譯), 未來學研究 : 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 , 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2005
柯志恩, 哪個媽媽不抓狂:野蠻天使vs.瘋狂媽咪的親子戰爭, , 臺北市:高寶國際公司
2004
張瓊穗; Chang, Chiung-sui, 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應用, , 新北市: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4
柯志恩, 後設認知在師資培育之研究與應用, 本書從理論與實證研究兩方面,提供教學實務工作者對自身或學生在後設認知技能提昇上做為參考。全書包含八章:第一章為緒論,重點在於析述以後設認知在師資培育應用為主題的動機以及本書的企圖與內容架構。第二章為後設認知的理論陳述;第三章為筆者實證研究的發現與反思,探究國小教師在課程統整情境中,其所涉入的後設認知技能;第四章以文獻分析方式,論述後設認知與創造思考之關係;第五章由後設認知的角度切入,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究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案如何在國小生活領域課程中實際運用;第六章以師資培育機構的師資生為對象,探討融合後設認知理論於創造思考之教學方案如何被應用在實習課程中;第七章以實習教師所面臨之問題,根據後設認知理論,建構「效能訓練方案」;第八章則以師資培育者為對象,以專業自尊為主軸,藉由問卷調查探究其在整個師資培育系統中,對自我角色的認同及在實務上所遭遇的困境,並對未來相關的政策提出建議。, 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
陳國華, 基本研究工具與技術, , 新北市蘆洲區:空中大學
2001
陳國華, 變遷中的教育與學習趨勢, , 新北市蘆洲區:空中大學
2000
柯志恩, 柯志恩談母職心體驗, 這是一本關於母親感受的書。 試圖透過經驗的分享,讓您找出屬於自己的模式。 如果您曾經也有過我的手足無措,現在您會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發狂有理。 如果這些負面經驗您都未曾體驗,那就更能證明自己做母親的能力。 如何對待孩子,反映了自己和對基本價值的選擇,這是一段漫長的學習之路。, 臺北市:希代出版
2000
柯志恩, 我的存在, 不荒謬, 存在是種學習,學習接受自我的原型,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存在主義質疑著”存在”的不荒謬,而”探尋自我”則在說服,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你的存在,是個荒謬嗎?且依柯志恩博士所披露”探尋自我”的過程,以滿含心理的精闢理論,解析自我,進一步建構出不荒謬的自我天地來。, 臺北市:水晶圖書公司
第一頁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頁
最後頁
瀏覽人數 : 0000000239
瀏覽總數 : 0001156152
更新日期 : 2025/0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