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回首頁
淡江大學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MENU
:::
最新消息
訊息公告
本院影片及簡報
得獎榮譽
本院介紹
學院介紹
院長介紹
歷任院長
院辦公室
系所及中心介紹
教育科技學系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師資培育中心
策略遠見研究中心
學術成果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專案計畫
法規與表單
教師
學生
首頁
學術成果
專書
:::
專書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
專案計畫
年度
書名
2009
紀舜傑, Métis的認同旅程, , 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7
Thomas S. Popkewitz(著); 國立編譯館(主譯); 薛曉華(譯), 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教學師資培育及研究的權力知識, .是什麼構成了改革? .隨著時間流逝,改革的意義有什麼樣的演變? .這些演變又如何成為權力關係的一部分? 這些是Thomas S. Popkewitz在本書中所追尋的問題。他以主題式而非編年式的觀點,來研究19及20世紀的當代教育改革論述。Popkewitz的分析集中在教育眾多領域中制度的實施,並探索在這些實施的發展中權力與知識的關係。 本書從審視在教育變遷研究中主要概念上與歷史上的爭論開始,接著檢視「改革」、「專業化」及「科學」這三個當代名詞如何在19、20世紀成為學校教育的目標。緊接著,透過重新定義在權力關係中的這些名詞,Popkewitz思索了1980年代改革運動的環境。最後,他結合了變遷的理論及教育研究者在社會改革運動中的角色。 本書推薦給大學及研究所中教育史、基礎課程、社會學、課程理論及改革等科目做為主要及補充教材。在這些領域的教授、學生,以及行政人員、研究者,將會發現本書是極為重要的研究。, 巨流圖書公司
2006
Michael Simonson(等著);沈俊毅(譯), 遠距教學與學習:遠距教育的基礎, ,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公司
2006
蔡秉燁, 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 , 臺北市:高等教育總經銷
2004
Sohail Inayatullah, Questioning The Future: Methods and Tools for Organizational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Futures studies i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possible, probable and preferable futures including the worldviews and myths that underlie each future. Futures studies has moved from external forces influencing the future–astrology and prophesy–to structure (historical patterns of chang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and systems) and agency (the study and creation of preferred images of the future). Futures studies have been eagerly adopted by planning departments in organisations and nations. Yet there ar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planning and futures framework. Planning seeks to control and close the future, while futures studies seek to open up the future, moving from the ‘likely’ future to alternative futures. This book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1.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futures studies–approaches, methodology, epistemology, trends as well as case studies in the field. 2.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futures studies and action learning, developing a new focus that that combines futures studies and action learning, anticipatory action learn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 future can be used to transform organisations is articulated in this section., 淡江大學;Taipei : Tamkang University
2003
Sohail Inayatullah(編), The causal layered analysis (CLA) reader:theory and case studies of an integr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methodology, , Taipei:Tamka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楊國賜; 林志鴻; 陳國華; 方顥璇, 教育與未來, , 新北市:空中大學
1997
陳國華, 基因技術與科技民主:複製技術對社會大眾心理面影響之研究, ,
1996
周志宏; 薛曉華(編), 重繪教育新圖像:教育基本法Q&A, , 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1996
徐加玲, 國小生命現象光碟, ,
第一頁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頁
最後頁
瀏覽人數 : 0000000242
瀏覽總數 : 0001156166
更新日期 : 2025/03/28
Top